问:科迦寺介绍?里面有哪些好玩的?
答:科迦寺,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享誉“雪围”之美名的普兰县的孔雀河北岸,东南岸毗邻尼泊尔,西南接近印度,地理位置独特。这座传说是阿里一百零八寺的母寺的寺庙,与耶玛寺、塔波寺并称为后宏期上路弘法的三大寺,由仁钦桑布在一天里同时开光加持。
根据阿里相关历史典籍的记载,科迦寺的多个殿堂是由不同创建人在不同时间先后建造起来的,科迦寺始建于藏历火猴年(公元996年),由普兰王科日创建,当时称之为益辛伦杰珠巴殿堂。随后,科日王的儿子拉德王建造了仁钦泽拜祖拉康殿堂,并把银质的文殊菩萨像供奉在里面。
根据史书记载,科迦寺还经过多次扩建和完善,也是普兰县的大寺,历史悠久,在当地享有盛名,每年都有阿里地区札达、噶尔等县及境外尼泊尔的信徒前来朝拜。可惜的是,在“文革”期间,寺院文物、建筑遭到严重破坏,部分建筑被毁,殿内塑像、壁画受损严重。
20世纪80年代以后,对古建筑陆续进行维修,修复了玛尼拉康等建筑。2001年6月25日,科迦寺作为千年之久的古建筑,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科迦寺主要建筑为觉康和百柱殿,两殿呈“L”形布置。而刻有科迦寺的石碑就立于觉康门侧,觉康位于寺南部,面朝北,状如坛城,有十二个高低起伏的檐角。
当年你跨进垂花门里,穿过小院,就会进入立有金刚持和马头明王像的门廊,穿过两侧分立四大天王的通道进入殿堂,配殿内供奉的正是银质的三怙主像,殿后则是又窄又暗的内转经道,顺时针转到东侧一扇小门,沿梯往上进入到女护法神多杰钦莫殿。
觉卧殿外部的东侧有石梯,沿着梯子往上爬,可达二层,这里有木桩廊道及房间,沿梯再往上可到屋顶。
拉康钦莫大殿堂坐西朝东,与觉康大殿几乎紧挨在一起,仅一条狭窄的通道分开。两者的东南夹角处是新建的玛尼拉康殿堂。而两者之间的西北夹角处,有一座小广场,这是给寺庙平时重大仪式和跳村民轩舞以及僧人恰姆舞的地方。
在拉康钦莫的主殿内,西侧的中间配殿,供奉的是弥勒佛,故此也称为弥勒殿,在弥勒殿南边有度母殿,北边有护法殿。在大经堂的南北两边各有一个殿堂,分别为殷若佛母殿和七佛殿。
拉康钦莫建筑的第二层是不同用途的多间房间,东边则是外覆玻璃结构的甘珠尔殿。该殿的东墙是玻璃质地,以便僧人以及游客观赏东边壮阔美丽的自然景观,也可以一览无余地去俯视寺庙广场上的一切,这里面供奉着有名的度母像。北边是丹珠尔殿。南边和北边是僧舍和仓库。拉康莫殿堂后有八座新建的佛塔。西北边有一座简易的厨房。
科迦寺整个寺庙殿宇巍峨,各种大小经堂僧舍、舍利塔等相互映衬。寺庙建筑艺术风格独特,建造工艺精良,而且在科迦寺内大大小小不同殿堂里有着众多的佛像艺术,并因此闻名于全世界,这些壁画、木雕、佛像,作为信徒们信仰的对象与凭依,使得科迦寺变得完整并且也拥有了自己存在的意义。
1、壁画艺术。最能体现科迦寺的壁画艺术的地方,正是觉康大殿内转经道的后壁,壁画十分生动而古朴,造型独特,色彩艳丽,墙壁上清晰可见12位人物形象,其中四位的形象是蓝色的圆形曼荼罗中的人物,主尊背光内部的装饰图案,是玫瑰花形的八瓣装饰图案,从正面来看,人物形象还是比较完整的,西端的墙壁,同样绘有菩萨和海螺等形象。这些形象,除去主尊为大面积平铺色彩,其他人物或者食物皆以勾线为主,除去带色彩的裤子外,此种造型手法色彩等皆为外来,与藏地的表现手法迥然不同,可与拉达克、西马歇尔邦的同时期佛寺壁画相媲美。
2、木雕。科迦寺最精美的木雕,就雕饰于拉康钦莫殿堂一层廊道的第三重门框之上。有名的意大利考古学家图齐先生在他看到科迦寺大门的第一眼,就激动不已,他曾踏遍喜马拉雅山脉无数的寺庙,他说整个印度没有一扇门,可以与科迦寺这座门相媲美!大门共有3道门楣,共9层装饰,门框两侧的雕饰共分7层,整体从内而外呈现出逐层增高之势。
3、佛像。无论是藏区,还是内地,抑或是远从尼泊尔、印度等地而来的信徒们,他们前来科迦寺朝拜的主要目的,就是觉康配殿内供奉的三怙主立像,三怙主像立于铜质的莲花座上,供奉在中间的怙主文殊像臂部顶住莲花,中间有智慧宝剑,供奉在中间的文殊像被莲花茎、智慧宝剑、经籍所装饰。三怙主后倚六挐具造型的背光。上部是两龙女与中间的金翅鸟。下部由龙女、摩羯鱼、童子、狮和象等六类生灵的雕像分居两旁。
到科迦寺参观或者是转经,应遵循顺时针方向,安静的行走,切勿在寺庙内高声喧哗。并且科迦寺的壁画和木雕,随着历史和人文的缘故,中低部已经被损毁的严重,所以游玩的时候,切忌不可上手!欢迎大家来阿里游玩,想去阿里的朋友可找乐雯(136 5954 2368),当初我去西藏的车,就是她帮忙安排的!